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缬沙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自身交叉服用单剂量的缬沙坦160 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梯形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并对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Cmax为(2.1±0.6),(2.1±0.8) μg·ml-1;Tmax为(2.3±0.5),(2.4±0.6) h;AUC0~24为(10.5±3.2),(10.8±3.5) μg·ml-1·h-1;AUC0~∞为(11.7±3.4),(12.0±3.5) μg·ml-1·h-1.国产和进口缬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胶囊对进口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 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推荐文章
国产异丁司特缓释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异丁司特相对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
替米沙坦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替米沙坦
药代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湘色谱法
国产复方缬沙坦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复方缬沙坦片
氢氯噻嗪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离子对色谱法
苯扎贝特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苯扎贝特胶囊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产和进口缬沙坦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缬沙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年,卷(期) 20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4-7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1
字数 1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213.2001.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考祥 24 335 10.0 18.0
2 刘红梅 34 188 9.0 12.0
3 刘艳 112 853 13.0 23.0
4 王珍 14 65 6.0 7.0
5 程彦文 9 29 3.0 5.0
6 陆义诚 4 24 4.0 4.0
7 樊宏伟 7 215 5.0 7.0
8 金锐 15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缬沙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