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半成熟的茎片作外植体,经表面消毒和初代培养后建立了无菌材料.以"MS+5.0mg/LKT+0.5~1.0mg/L BA+0.25~1.0mg/L NAA"作为增殖培养基可以获得理想的增殖效果,每块带有2~3个小芽的继代材料在该培养基上经50~60 d培养可产生约20个丛生芽.在组培条件下,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茎呈圆柱形,而非自然条件下的掌状.根系的形成对外源激素和基本培养基种类等条件要求不严,即使是在KT浓度高达10.0mg/L的增殖培养基上,丛芽的基部仍可形成较发达的根系.但比较理想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为B5+2.0~5.0mg/LNAA+0~0.5mg/L KT.组培小苗移栽到罩有塑料薄膜和遮阳网的沙床上,成活率高达92.5%以上.移栽后11 d时始见植株顶部增粗变扁;第64 d时株高平均为9.98cm,掌片宽度平均为1.49cm,掌片长度为5.29cm.
推荐文章
不同栽培基质对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生长的影响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
基质
无土栽培
生长
汉中地区米邦塔仙人掌栽培技术
米邦塔
食用仙人掌
栽培
多肉植物米邦塔仙人掌微型繁殖
多肉植物
米邦塔仙人掌
离体培养
微型繁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组培快繁的研究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食用仙人掌 离体培养 组培快繁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S6
字数 52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63.20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学峰 海南大学农学院 43 353 11.0 17.0
2 李娟玲 海南大学农学院 46 260 7.0 14.0
3 刘国民 海南大学农学院 71 594 14.0 21.0
4 周春玉 海南大学农学院 1 4 1.0 1.0
5 莫上群 海南大学农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用仙人掌
离体培养
组培快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