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0.1 μm微滤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滤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析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选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推荐文章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膜技术
茶叶深加工
澄清
浓缩
分离
除菌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茶叶深加工
资源利用
茶叶提取物
终端产品
膜分离技术在大豆精深加工中的应用
膜技术
精炼油
乳清废水
磷脂
低聚糖
云南磷深加工展望
黄磷
湿法磷酸
磷深加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茶叶加工 微滤 超滤 冷溶性 儿茶素比值 色素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茶叶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5.2
字数 2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1032.2003.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290 3512 31.0 42.0
2 肖文军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114 1677 21.0 36.0
3 黄建安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147 2512 28.0 42.0
4 施兆鹏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84 2300 28.0 4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叶加工
微滤
超滤
冷溶性
儿茶素比值
色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1032
43-1257/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42-15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8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