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两种抗氧化剂对NF-κB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和IκB磷酸化水平变化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应用p65,p50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分析法测定NF-κB的DNA结合活性,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死亡.结果:NF-κB的蛋白表达和结合活性在脑缺血复灌不同时间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NF-κB的活性在缺血/复灌6小时后达到最高;其活性变化均能被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所抑制;组织学观察也证明了两种抗氧化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论:抗氧化剂对脑缺血/复灌引起的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降低NF-κB的活性而实现的,而NF-κB的活化和失活主要受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降解调控.
推荐文章
联合抗氧化剂对间歇低氧诱导小鼠胰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环氮氧化物
谷胱甘肽
胰腺
间歇低氧
胰岛素抵抗
天然抗氧化剂对大鲵油的抗氧化研究
大鲵油
天然抗氧化剂
复配
过氧化值
天然抗氧化剂对鳡鱼内脏油的抗氧化研究
天然抗氧化剂
鱼油
复配
鳡鱼
几种抗氧化剂对山茶油的氧化抑制作用研究
山茶油
抗氧化剂
氧化抑制作用
增效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氧化剂对脑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NF-κB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核因子-κB I-κB 抗氧化剂 信号传递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 乙酰半胱氨酸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5-11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毅 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76 320 9.0 15.0
2 沈万华 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6 33 3.0 5.0
3 张春翌 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6 3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核因子-κB
I-κB
抗氧化剂
信号传递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
乙酰半胱氨酸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31-1347/R
大16开
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4-295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1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2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