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构建肿瘤靶向性的人突变型IL-18新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以重组PCR技术构建EGF-IL-18融合基因,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和Sf 9昆虫细胞株(来自秋天草地夜蛾)表达融合基因,纯化表达产物,并以IFN-γ诱导实验和EGFR竞争结合实验初步评价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序证明构建的融合基因为原设计EGF-IL18融合基因.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明EGF-IL-18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的Mr约为20000,与理论值相符,纯化后融合蛋白具有特异的IL-18单抗结合活性.IFN-γ诱导实验和EGFR竞争结合实验显示,该融合蛋白具有肿瘤导向性和抗肿瘤活性.表明对突变型IL-18成功地进行了肿瘤导向性改造并使其在真核细胞获得表达.
推荐文章
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特点
青光眼,开角型
突变
基因表达
质粒
转染
Hela细胞
突变型人膜联蛋白V的重组表达
膜联蛋白V
突变
表达
毕赤酵母
人IL-18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
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突变
白细胞介素2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突变型人IL-18的肿瘤靶向性改造及真核表达
来源期刊 遗传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突变型白介素18 融合基因 肿瘤靶向性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7-5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30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772.2005.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颖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29 167 7.0 12.0
2 吕建新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153 1535 21.0 32.0
3 孟哲峰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突变型白介素18
融合基因
肿瘤靶向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遗传
月刊
0253-9772
11-1913/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2-81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8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