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包括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在内的分子元件的研究方面尤其令人注目.笔者研究了具有电解液栅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中所用的碳纳米管是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的.衬底材料是平面玻璃,Fe/Ni混合物用作催化剂.对具有Ag电极的多壁碳纳米管晶体管作了优化设计制造,并利用KCl溶液作为栅极.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栅型碳纳米管晶体管(FET)呈现出良好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在栅压2 V时,其跨导约为0.5 mA/V.并对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碳纳米管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初步研究
富勒烯
纳米管
场效应晶体管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建模与模拟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铁电极化
模拟
建模
表面粗糙对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电流的影响
石墨烯
场效应晶体管
表面粗糙
电流
部分耗尽异质环栅场效应晶体管阈值电压模型
部分耗尽
异质环栅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阈值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解液栅型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效应晶体管 电解液栅极 I-V特性 跨导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112
字数 2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82X.2005.01.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万录 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 109 849 16.0 22.0
2 廖克俊 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 66 513 12.0 19.0
3 王永田 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 10 85 5.0 9.0
4 万步勇 重庆大学应用物理系 9 69 4.0 8.0
5 孔纪兰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5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场效应晶体管
电解液栅极
I-V特性
跨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