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功率为75W、波长为1064nm的YAG激光束照射在单晶硅样品上,形成的孔状结构有很特殊的表面形貌.特别是在孔内的侧壁上,有很特殊的网孔形结构,这里有很强的受激荧光发光效应,光致荧光谱峰在710nm处.本文中介绍了单纯激光加工生成多孔硅和纳晶硅样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样品中的低维纳米结构、氧化分布及其发光特性,特别注意到样品孔洞中的侧壁上的网孔形结构的强荧光效应.我们用量子受限效应结合硅晶与氧化硅界面态复合的综合模型来解释其光致发光的增强机理.
推荐文章
某单晶硅辐照系统辐射防护评价
单晶硅辐照
活化活度
屏蔽
周围剂量当量
单晶硅微薄膜V形缺口疲劳特性研究
微机电系统
单晶硅
薄膜
疲劳
断口分析
片外测试
单晶硅微构件力学特性片上测试系统
微电子机械系统
单晶硅
片上测试
静电梳状驱动器
疲劳
300#反应堆单晶硅掺杂质量控制
300#反应堆
掺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作用于单晶硅样品后的强荧光效应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激光辐照 孔形网结构 光致荧光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Q432.1+2|Q734+.3
字数 2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63.200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其 贵州大学理学院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40 77 5.0 6.0
5 刘世荣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8 338 10.0 17.0
6 胡林 贵州大学理学院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101 563 12.0 20.0
7 许丽 贵州大学理学院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11 49 5.0 6.0
8 吴克跃 贵州大学理学院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6 19 2.0 4.0
9 秦朝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0 225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辐照
孔形网结构
光致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