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巨尾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巨尾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0.6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7.65%.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9.70%),其后依次是α-蒎烯(22.03%)、α-松油醇(11.76%)、龙脑(5.78%)和乙酸松油酯(4.60%)等;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8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87.14%,异戊酸(15.03%)、1,8-桉叶油素(10.75%)、α-松油醇(9.85%)是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
推荐文章
尾巨桉杂种无性系叶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尾巨桉
杂种无性系
挥发性成分
水蒸气提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
不同提取方法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紫苏叶
动态逆流提取
微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
GC-MS分析
挥发性成分
角豆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
角豆提取物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酯类挥发性成分
3种坚果油的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风味成分
花生油
核桃油
巴旦木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巨尾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院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水溶性成分 巨尾桉
年,卷(期) 2006,(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4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63
字数 1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378.2006.z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雄民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8 1832 21.0 29.0
2 田玉红 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49 478 13.0 19.0
3 陶明有 3 4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水溶性成分
巨尾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院学报
季刊
1002-7378
45-1075/N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5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