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BaF2衬底(111)晶面上生长了PbSe单晶薄膜,研究了不同Se/PbSe束流比(Rf)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在无Se束流(Rf=0)下制备的PbSe薄膜表面呈现三维岛状结构.当Rf较小(例如0.2)时,样品表面呈现三角形孔状结构特征,孔的尺寸随Rf的增大而减小.当Rf较大(0.6)时,样品表面的三角形孔消失,出现单原子层厚度的螺旋结构.螺旋由台阶环构成,平面尺寸为1~3μm,表面台阶平均宽度为150nm,台阶间高度差为一个单原子层(1ML=0.354nm).PbSe薄膜表面微结构的演化是由于Se束流改变了薄膜中的应变弛豫方式,从而改变了薄膜的生长模式引起的.最后,我们在以螺旋结构为特征的PbSe缓冲层表面自组织生长了PbTe量子点,观察到两种高度分布的量子点.
推荐文章
PbSe薄膜的表面腐蚀改性研究
PbSe
陷光结构
敏化改性
p 型 PbTe 的高压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高压
热电材料
碲化铅
输运性能
PbTe/CdTe量子点的光学增益
PbTe/CdTe量子点
光学增益
铅盐矿半导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bSe缓冲层表面微结构的演化及PbTe量子点的制备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bSe MBE 螺旋结构 量子点
年,卷(期) 2006,(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2
字数 1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6.z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斯剑霄 浙江大学物理系 11 31 3.0 5.0
2 吴惠桢 浙江大学物理系 37 219 9.0 12.0
3 徐天宁 浙江大学物理系 18 56 5.0 5.0
4 邱东江 浙江大学物理系 22 144 8.0 11.0
5 戴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55 315 11.0 15.0
6 曹春芳 浙江大学物理系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bSe
MBE
螺旋结构
量子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