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英国作家J·G·巴拉德出生于中国上海,二战时曾被日军拘禁。这段特殊的经历使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而别样的眷恋。两部自传性作品即以上海经历为素材。作品中的中国人状况呈现为被忽略及受欺凌,对上海场景的描写则令人战栗厌恶。这些都反映了作者构筑中国形象时采用的是异托邦思维模式。
推荐文章
翻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
翻译思维
形象思维
模式
言-象-意
意-象-言
翻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
翻译思维
形象思维
模式
言-象-意
意-象-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托邦:巴拉德构筑中国形象的思维模式
来源期刊 淄博师专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眷恋 中国形象 异托邦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I10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晓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7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眷恋
中国形象
异托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淄博师专论丛
季刊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