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超文本阅读的特质 超文本阅读源于超文本(Hyper text)。超文本作为一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尼尔森(T.Nelson)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讨论电脑超文本名著《文学机器》开头时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地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与传统印刷文本相比,尼尔森所定义的超文本的最大特点是非连续性和非线性。将超文本与阅读联系起来。超文本阅读有别于传统阅读的独特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推荐文章
基于网络的超文本化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网络
超文本化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基于网络的超文本化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网络
超文本化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多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文本阅读视野中的阅读教学
来源期刊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超文本阅读 阅读教学 阅读视野 传统阅读 60年代 美国学者 印刷文本 非连续性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23.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婷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文本阅读
阅读教学
阅读视野
传统阅读
60年代
美国学者
印刷文本
非连续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月刊
1671-8305
43-1391/G4
大16开
长沙市教育街11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6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