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深入研究机车带负荷过分相产生电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过分相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在车载变压器高压侧和牵引供电臂末端分别并联一个电容,当机车过分相时,牵引网和车载电气传动系统实现等电位分离,避免了机车过分相时产生电弧.自然过分相方案和现在使用的3种方案相比,具有过分相断电时间短,结构简单,投资少,运行维护量小等优点.自然过分相方案还能大幅度降低机车运行时离线电弧的强度.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研究与运用
高速铁路
过分相
信号系统
长寿命
方案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动车组
电分相
接触网
列控分闸区
高速铁路接触网电分相设计
高速铁路
接触网
受电弓
电分相
锚段关节
基于ATP-EMTP的计及高架桥高速铁路过分相电磁暂态研究
高速铁路
高架桥
自动过分相
ATP-EMTP
过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自然过分相方案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过分相 电弧 受电弓 接触网 方案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高端视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0-684,6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21|TM922.3
字数 44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07.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明丽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5 118 5.0 5.0
2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58 6939 39.0 56.0
3 张雪原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2 460 13.0 21.0
4 高波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20 5733 38.0 5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分相
电弧
受电弓
接触网
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5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