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轮轨间隙对车辆顺利通过道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道岔区钢轨空间布置和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护轨对轮轨间隙的限制作用和对轮对冲击心轨的防护机理,研究了道岔区轮轨间隙动态变化特性,轮轨间隙与轮对横移量、轮轨横向冲击力、轮轨接触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轮轨间隙变化对车辆过岔运行安全性和道岔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轮轨间隙不仅与轨距和钢轨动态横移量有关,而且与轮对横移量密切相关,且当间隙过小时轮轨间将发生横向冲击振动;设置护轨有利于防止轮对冲击心轨,并使得轮对能够顺利通过岔心;另外,为使车辆能够顺利通过道岔,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转辙区轨距,但心轨区轨距最好保持标准值.
推荐文章
道岔区轮轨力转移与分配特性研究
轮轨力
轮轨接触状态
弹性压缩量
2点接触
道岔区
高速道岔区动力响应的仿真研究
高速道岔
动力响应
仿真
含间隙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研究
间隙
机构
碰撞
动态响应
含间隙铰链空间对称展开机构动态特性研究
间隙铰链
碰撞力
空间对称机构
动态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岔区轮轨间隙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道岔 轮轨间隙 动态特性 轮轨横向冲击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11.5|U213.2
字数 2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291.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尊松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64 970 16.0 30.0
2 何小河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 14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岔
轮轨间隙
动态特性
轮轨横向冲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291
11-5258/U
大16开
北京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