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闲暇之余翻阅了《湖北教育》2006年的第10、11两期,读了《改革以发展的名义》、《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等文章之后,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一本正经的洋博士大谈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要用它来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学者却要去继承我国的老传统。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推荐文章
浅谈国有企业和谐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资源配置
和谐改革
发展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
农村和谐社会
前提
实质
关键
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矛盾同一性
社会发展
前提
基础
素质教育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谐,改革的前提
来源期刊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和谐 《湖北教育》 中小学课程 后现代主义 建构主义 教育改革 基层教师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4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轩秋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学改革
和谐
《湖北教育》
中小学课程
后现代主义
建构主义
教育改革
基层教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教育
月刊
1003-4390
42-1033/G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
38-20
出版文献量(篇)
13642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