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翻译活动涉及语言、文化、思维以及翻译的主客体等因素,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义的补偿成了关键.在补偿过程中,译者可以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方式及其思维模式,通过增添词语、词义引申、语句结构调整等手段,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意义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推荐文章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严复
<天演论>
从儒家术语"仁"的翻译论意义的播撒
术语'仁'
意义
播撒
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主义
从语篇分析角度看汉英长句翻译
汉语长句
翻译
语篇分析
翻译教学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严复
<天演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顺应论看翻译中意义的缺失与补偿
来源期刊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语用顺应论 缺失与补偿 概念意义 文化意义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与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3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540.2007.01.0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书梅 聊城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 8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用顺应论
缺失与补偿
概念意义
文化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月刊
1008-7540
37-1500/S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8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8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