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楂果胶中的酸性糖组分Hf2是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polygalacturonan),其30%可被果胶裂解酶所分解.对Hf2的化学构造分析的结果表明,Hf2的1/3由α-(1→4)结合的α-D-半乳糖醛酸(galanturonicacid)构成,在半乳糖醛酸的C-2或C-3位上又具有由甘露糖及(或)半乳糖结合所构成的侧链.剩余的213中,由→4)-α-GalA(1→2)Rha(1→键合形成其构造的主链,而由(1→5)键合的阿拉伯聚糖(arabinan)以及4位被取代的半乳糖,4位被取代的甘露糖等糖残基结合于鼠李糖的C-4位上而构成其构造部分的侧链.
推荐文章
菠萝蜜果实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变化
菠萝蜜
干苞
湿苞
β-半乳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研究进展
真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序列特征
致病性
番茄果实软化过程中钙处理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脂氧合酶、伸展蛋白的影响
软化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脂氧合酶(LOX)
伸展蛋白(EX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楂果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的化学构造特征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山楂 果胶 化学构造 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1.7
字数 3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娜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34 276 10.0 15.0
2 郭梅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27 352 10.0 18.0
3 李拖平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7 8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楂
果胶
化学构造
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