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一株产气气杆菌产普鲁兰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g/L):玉米淀粉 15,豆饼粉 10,CH3COONH4 8,K2HPO4·3H2O 0.5,MgSO4·7H2O 0.5,KCl 0.5,FeSO4·7H2O 0.05.采用该培养基在5 L 发酵罐水平发酵 55h,普鲁兰酶活力达到 54.64 U/mL.研究了不同铵盐形式对该菌株产普鲁兰酶的影响,结果发现:以CH3COONH4为无机氮源,该菌株产普鲁兰酶活力高,且该酶绝大部分能分泌至胞外.而以NH4Cl,NH4NO3及(NH4)2SO4为无机氮源,该菌产普鲁兰酶活力较低,且为胞内酶.
推荐文章
优化产酶培养基用于稻草发酵产乳酸的研究
稻草
纤维素酶
产酶培养基
乳酸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产弹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
弹性蛋白酶
培养基优化
重组大肠杆菌产普鲁兰酶发酵条件优化
普鲁兰酶
发酵优化
分批补料发酵
恒速流加
自诱导培养
DO-stat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气气杆菌产普鲁兰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来源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普鲁兰酶 产气气杆菌 铵盐形式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3
字数 3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510.2009.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薇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9 46 4.0 6.0
2 杜连祥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5 19 2.0 4.0
3 巩培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9 2.0 2.0
4 刘伊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鲁兰酶
产气气杆菌
铵盐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