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Cu(NO3)2·3H2O为铜源,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150 ℃下水热反应24 h成功制备出氧化铜纳米棒.并通过TEM,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材料为具有单斜晶系的氧化铜纳米棒,其长度为300~500 nm,直径为40~50 nm.通过静态配气法,对其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p型氧化铜纳米棒所制得的元件在250 ℃下,对体积分数为50×10-6的氯气有较好的气敏性能,灵敏度为4.5,响应/恢复时间为8 s / 40 s.
推荐文章
水热法合成叶片状氧化铜及其生长过程研究
氢氧化钠
氧化铜
氢氧化铜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室温脱除 H2S 的性能研究
纳米材料
氧化铜
结构
室温脱硫
硫化氢
氧化锌纳米棒微球的水热制备及其气敏性质研究
氧化锌纳米棒微球
水热法
镍掺杂
气敏性质
氧化铜-碳纳米管/水混合纳米流体的光热性能屈健,张若梅,田敏
纳米流体
太阳能集热器
吸收特性
光热转换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铜纳米棒的水热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铜 纳米棒 气敏性能 氯气传感器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P212.2
字数 17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09.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甲强 上海大学理学院 62 559 12.0 20.0
2 袁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 41 198 8.0 10.0
3 张娟 上海大学理学院 42 161 6.0 10.0
4 向群 上海大学理学院 20 185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铜
纳米棒
气敏性能
氯气传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相关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4669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