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集、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中原与关中和西域等方面起过关键性的作用.有关崤甬古道的发展和路线走向,已有学者作了梳理,但仍不乏有待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考述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及其变迁.
推荐文章
重庆轨道交通线路文化建设探讨
轨道交通文化
软环境
城市文化
基于车牌时空数据的城市热点交通线路挖掘
热点交通线路
交通摄像头
车牌时空数据
智能交通系统(ITS)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法与发展方向的探讨
城市
轨道交通
线路
设计方法
发展方向
基于信息熵与遗传算法的公共交通线路选择模型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信息熵
遗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来源期刊 丝绸之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崤函古道 交通线路 变迁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K928.6
字数 25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115.2009.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久昌 56 103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崤函古道
交通线路
变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丝绸之路
月刊
1005-3115
62-1115/K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54-8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9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