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国教育学界一直有着强烈的学科意识,有着捍卫教育和教育学的自身逻辑的传统,特别是德国特色的精神科学教育学更是被看作是为了教育自身的教育学,但是,随着这种教育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终结,教育和教育学的自主性又面临新的危机.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本纳从非等级性的实践哲学的角度为教育和教育学安身立命,尽管这一体现了德国教育学发展又一个新的高峰的努力,在世界教育和教育学日益工具化的今天,不无某种西西弗斯式的味道,却对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推荐文章
关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功用及实现路径
高职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功用
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创新
人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教育的自身逻辑的寻求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来源期刊 外国教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育 自身逻辑 非等级性 创新人才培养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G4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正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63 287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育
自身逻辑
非等级性
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教育研究
月刊
1006-7469
22-1022/G4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102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1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