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顺应论是个具有极强解释力的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的翻译现象、比较译本异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比较夏衍所写散文--<野草>的两个英译文.译本出自张培基和刘士聪.通过比较发现,翻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译者要根据语境、语言结构顺应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
推荐文章
从王翰《凉州词》的英译文看概念功能的传译
翻译
概念功能
及物性系统
功能成分
《桃花行》两种英译文的对比评析
《红楼梦》
文化词语
翻译方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西湖简介英译文本诠释
西湖简介
英译文本
生态翻译学
顺应论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英译的策略探究
顺应论
辜鸿铭
《中庸》英译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顺应论着眼比较夏衍《野草》的两个英译文
来源期刊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顺应论 《野草》 英译文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4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323.2010.02.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诸奇嫣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顺应论
《野草》
英译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9-2323
23-1462/G4
大16开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8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29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