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5、7、8号染色体,分析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检查和FISH技术检测5、7、8号染色体.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患者的遗传学异常及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常规遗传学检测与FISH检测结果如下:5号染色体异常为(6.7%)vs(16.7%);7号染色体异常为(6.7%)vs(16.7%);8号染色体异常为(16.7%)vs(30.0%).30例患者中存活13例,死亡15例,失访2例;其中9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复杂核型及正常核型的缺失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FISH技术能敏感地检测出小克隆异常,运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结合多种探针进行分析,能对MDS患者的诊断、转归及预后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
推荐文章
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第5,7,8号染色体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异常
细胞遗传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异常
诊断
预后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7q-染色体异常的价值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位杂交,荧光
染色体障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号染色体核型异常的诊断价值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7号染色体核型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7、8号染色体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临床荟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位杂交荧光 预后
年,卷(期) 201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3-1396
页数 分类号 R733.3
字数 2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87 264 7.0 11.0
2 岑岭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37 114 6.0 7.0
3 周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51 157 7.0 8.0
4 杨建和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36 103 6.0 8.0
5 肖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19 55 5.0 6.0
6 章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9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位杂交荧光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荟萃
月刊
1004-583X
13-106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2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7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