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现代主义哲学在教育目的、课程和教师素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教育目的上提倡接受不同的道德话语,提升弱势群体的地位,促使融入社会共同体;基于政治原则,创造性原则,实际性原则设置课程;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接受其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针对现代教育的缺陷以及面对的困境而提出,为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探析--读《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文化
研究方法
局限性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科学教学观新取向
后现代主义
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观
高等教育思潮的后现代转向——一种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教育思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来源期刊 文史博览:理论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教育 后现代主义哲学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分类号 G642
字数 4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爱雪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9 37 3.0 6.0
2 张兴凯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现代主义教育
后现代主义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史博览(理论)
月刊
1672-8653
43-1433/K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42-315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6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