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胡适早年的英语诗歌翻译,经历了由使用文言古诗体式到白话“新诗体”的转变过程。导致这种不同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不是英文原作,而是译者在翻译时持有怎样一种源自于本国文化语境的文学观念。用“新诗体”来翻译英语白话诗,当中起着更重要作用的,是胡适本人的文学观念的革命性变化。在胡适的翻译中,文本不仅通过新的方式、带着新的能量在跨文化的新语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而且由于译者的有意识运作,译作被视为原作,甚至是“新诗”成立的“纪元”。
推荐文章
胡适对新诗传统的初步建构
新诗传统
胡适
尝试精神
想象方向
建构
白话诗及新诗革命的政治背景
汉语诗歌
白话诗
新诗革命
改良
革命
政治激进主义
五四新诗革命中的“散文诗”
文学革命
散文诗
概念的误读
文体意识生成
矛盾性内涵
Internet与跨文化交际
Internet
跨文化交际
传媒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文化旅行中的原作与译作——胡适的译诗与新诗的发生新论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白话新诗体 新文类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9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太胜 38 175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研究
白话新诗体
新文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季刊
1006-6101
31-1694/I
大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7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