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全国不同地区的67个大豆品种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品种豆乳的凝聚特性,并分析了大豆理化成分与豆乳的凝聚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豆乳的氯化钙凝聚特性受大豆中多种化学组分的影响.可溶性蛋白、P、豆乳总固形物含量越高的品种,凝固速度越慢,凝乳所需要的Ca2+浓度也越高;蛋白质组成中11 S/7S比值越大,豆乳凝固越早,凝乳也越快;滴定酸度与豆乳完全凝固所需的Ca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279,P<0.05),与豆乳上清液中不沉淀的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253,P<0.05);脂肪、百粒重等在豆乳凝乳过程中作用不明显.上述结果随大豆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推荐文章
烘烤大豆制备发酵豆乳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烘烤大豆
发酵豆乳
流变特性
磷脂对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大豆乳清蛋白
磷脂
乳液、乳化性
粒径分布
不同11S/7S比值原料豆乳的乳液特性研究
大豆
11S/7S
豆乳
乳液特性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大豆品种豆乳的凝聚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豆品种 豆乳 凝聚特性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662
页数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4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曙明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 57 465 12.0 18.0
2 郭顺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33 948 16.0 22.0
3 张磊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84 607 12.0 18.0
4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64 696 15.0 23.0
5 王谦玉 25 107 7.0 9.0
6 张新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品种
豆乳
凝聚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