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程序中的人因分析,找出较高风险的步骤并提出针对性措施,降低职业人员的潜在照射风险.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填写调查表、建立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表、专家评估的方法获得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别配备自动分装设备和手动分装设备医院工作流程的相对风险.结果 通过临床PET应用程序分析,获得了其中的10个相对高风险步骤,其中有8个步骤存在于化学合成的工作中,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比较配备自动分装设备和手动分装设备医院的工作流程,相对风险值分别为2.28±0.99和3.20±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化学合成工作中,有76%的步骤采用手动分装模式的相对风险值大于自动分装模式.结论 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方法应用于临床PET应用程序中的风险评估是有效的,对其风险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煤矿火灾的人为因素分析及防范
煤矿火灾
人为因素
防范措施
医疗器械与医药研发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人为因素
医疗器械
人类功效学
监督管理
船舶溢油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船舶溢油
人为因素
船舶资源管理
团队协作
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荒漠化
人为因素
防治对策
河西走廊
甘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法研究PET应用程序中的人为因素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 风险控制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医用辐射中危害控制与风险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8-411
页数 分类号 R81
字数 33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1.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保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48 213 8.0 11.0
2 范瑶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38 139 5.0 10.0
3 尉可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40 282 9.0 15.0
4 安晶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15 48 3.0 6.0
5 李浩 青岛大学医学院 10 4 1.0 2.0
6 宋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12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
风险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