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欺侮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欺侮形式,需要人们予以认真的审视.网络欺侮与传统欺侮在定义、表现形式和成因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传统欺侮定义中的重复性、力量间的不均衡性等要素在网络欺侮中受到挑战.影响网络欺侮发生的成因主要有去抑制化效应、去个性化效应和成人交互作用的缺失等.与传统欺侮一样,对学生的网络欺侮行为需要从学校、家庭和个体等层面综合治理.
推荐文章
中小学生欺侮行为方式与特点研究
中小学生
欺侮行为
方式
特点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言的再认识
网络流行语言
再认识
建议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态势认识
态势认识
贝叶斯网络
置信度
条件概率表
网络空间(Cyberspace)及其认识
Cyberspace
泛在网
网络司令部
网络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识网络欺侮
来源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网络欺侮 传统欺侮 青少年 信息通讯技术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德育与心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66
页数 分类号 B844.2
字数 8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18X.2011.1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建河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109 538 13.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欺侮
传统欺侮
青少年
信息通讯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科学研究
月刊
1009-718X
11-4573/D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2-769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60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42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