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通过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培养,使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营养成分被酵母菌吸收利用,从而使菌体生长繁殖产生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SCP)产量为8.7 mg/mL,蛋白含量为51.3%;且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3.4%,达到了国家乳清废水的标准,从而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推荐文章
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酵母筛选
大豆乳清废水
酵母
单细胞蛋白
蛋白产量
COD去除率
菌种筛选
膜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的研究
膜技术
超滤
大豆乳清
低聚糖
回收
利用大豆乳清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细菌纤维素
木醋杆菌
大豆乳清
发酵培养基
利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回收大豆乳清废水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大豆乳清废水
SDS-PAGE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SCP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豆乳清废水 酵母菌 单细胞蛋白 蛋白含量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1
页数 分类号 Q93
字数 3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11.03.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启玲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2 682 16.0 25.0
2 苏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113 6.0 10.0
3 高陪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77 5.0 8.0
4 沈竞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129 6.0 11.0
5 喻东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 579 13.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乳清废水
酵母菌
单细胞蛋白
蛋白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