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要体现数学的精神性、数学的思维性和数学的艺术性。应始终坚持三个研究:一是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研究专家学者对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观点和思想的理解;三是在前面两个研究的基础上的自我认识和研究。要追求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再创造:把握时机,让学生感受、亲历数学家真实的思维过程,“看到”数学家当初是如何进行分析、归纳、抽象、论证的,是如何进行判断,绕过障碍、走向成功的;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真实地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理想的数学教学境界,是有效教学的活力课堂和师生生命的生态课堂。
推荐文章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
观课议课
促进思想
教育假设
林语堂服饰文化观探微
林语堂
服饰观
矛盾性
人文主义
江泽民文化观的哲学解读
江泽民
文化观
哲学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文化观视角的数学教育的追求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化修养 再研究 再创造 理性精神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祁平 10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修养
再研究
再创造
理性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月刊
1674-4632
32-1791/G4
16开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28-40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5
总下载数(次)
343503
总被引数(次)
419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