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食品的口味及外观,而是越来越关注于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对于食品中的“外来物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要求愈加严格.本文针对一种新型功能食品添加剂-玉米活性肽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玉米活性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酶解法或微生物发酵法降解玉米蛋白粉制得的玉米活性肽具有安全性高、容易吸收、溶解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除此之外,玉米活性肽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抗高血压、促进酒精代谢、防治肝性脑病、抗氧化、抗疲劳等.利用玉米活性肽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开发功能食品,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资源,大幅度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玉米活性肽产品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功能添加剂——玉米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玉米活性肽 生理功能 应用 功能添加剂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9
页数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37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11.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波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53 372 11.0 16.0
2 李天铎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71 543 11.0 19.0
3 檀琮萍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7 31 3.0 5.0
4 蔡佳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蛋白粉
玉米活性肽
生理功能
应用
功能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