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 PSG)和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2种牛理学方法对白天过度嗜睡(EDS)患儿的评估.方法 对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发作性睡病组及特发性嗜睡组共61例不同病因的EDS患儿行整夜PsG和白天MSLT检查.MSLT在PSG结束2 ~3 h开始第1次MSLT.以后以每2h行1次检查的间隔依次进行第2-5次试验,检查前1周禁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结果 44例发作性睡病中36例(81.8%)符合MSLT诊断标准;MSLT2指标中,3组平均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8,P>0.05);发作性睡病组入睡期快速眼动睡眠显著高于特发性嗜睡组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F=21.81.P<0.01);PSG指标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非快速动眼动睡眠(NRFM)2期和3+4期比例、RFM比例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嗜睡组NREM 1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发作性睡病组REM潜伏期显著短于其他2组(P.<0.01),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 MSLT/PSG任何单一的方法评价儿童EDS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二者联合可对儿童EDS做出更伞面客观的评估.
推荐文章
生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
生理学教学
教学方法
生理学
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护理专业
生理学
教学方法
中职护理中生理学教学初探
专业素养
教学模式
实验
见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天过度嗜睡患儿的生理学检查方法评估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天过度嗜睡 多导睡眠图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平均睡眠潜伏期 入睡期快速眼动睡眠 儿童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9-530
页数 分类号 R729
字数 2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5X.2012.07.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朝辉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疾病科 68 451 12.0 16.0
2 李冲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44 244 8.0 13.0
3 穆俊林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87 573 12.0 16.0
4 李栓荣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7 19 3.0 4.0
5 杜好瑞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45 275 9.0 14.0
6 崔二龙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信息科 13 6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天过度嗜睡
多导睡眠图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平均睡眠潜伏期
入睡期快速眼动睡眠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00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