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后掠三角翼前缘涡破裂诱导的垂尾抖振问题,分析了大迎角条件下的垂尾抖振特性.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求解非定常气动力、耦合结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气动弹性方程,在时域内采用松耦合方式推进以得到垂尾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涡破裂流的脉动频带覆盖了垂尾扭转模态的固有频率,诱发了垂尾抖振现象;与传统的颤振频域响应特性不同,垂尾抖振响应的各阶位移与加速度响应主频均位于各阶结构模态固有频率附近.此外,弯曲与扭转响应存在耦合效应,且耦合作用的频率与提取的垂尾表面气动载荷脉动频率一致.垂尾的位移响应由一阶弯曲模态主导,振幅不大;加速度响应主要由扭转模态产生,量级较大,使结构持续遭受严重的附加惯性载荷作用.
推荐文章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数值模拟
双垂尾抖振
Euler方程
涡破裂
根部弯矩
一种新型垂尾抖振抑制方法实验研究
机头鼓包
大后掠三角翼
前缘涡
自诱导理论
抖振抑制
动力效应对民机高速抖振特性影响数值研究
数值模拟
通气短舱
动力短舱
进排气边界
抖振特性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特性与机理风洞实验研究
边条涡
双垂尾抖振
翼根弯矩
翼尖加速度
抖振起始迎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涡破裂诱导的垂尾抖振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垂尾抖振 大后掠三角翼 大迎角 弯扭耦合 抖振加速度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飞行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795
页数 分类号 V21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敏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162 1476 19.0 31.0
2 韩冰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19 122 6.0 10.0
3 蔡天星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7 22 3.0 4.0
4 姚伟刚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19 4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尾抖振
大后掠三角翼
大迎角
弯扭耦合
抖振加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