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激励一般被解释为导向满足某些需要或动机的行为,刺激和激发动机,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激励素质对于凝聚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们的关系可表现为: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从式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工作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