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告诉我们:课堂应当是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而不是眼花缭乱的形式;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课外的有效阅读是训练大脑强有力的武器;每个学生都应获得他应有的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作为教师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应深入思考这样几件事情: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位,将德育贯穿于学校全部的课程教学及课堂教学之中;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人本化教育,因材施教,充分认识学生差异,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教育是一门科学,但更是艺术,我们应用艺术家的眼光来欣赏每一个学生,而不是用科学家的眼光来制作一个个机器人。
推荐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教育
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思想
集体主义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教育应让学生亲身经历——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来源期刊 华中人文论丛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思维活动 有效阅读 因材施教 亲身经历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5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军 1 0 0.0 0.0
2 刘长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思维活动
有效阅读
因材施教
亲身经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人文论丛
季刊
16开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