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通过不同纵肋腹板与面板厚度配合及制造工艺共5组48个连接构造试件的疲劳试验,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S-N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12 mm厚的面板搭配8mm厚的纵肋腹板时,试件发生沿面板厚度方向的剪切破坏,疲劳性能较差;当面板厚度从14 mm增至16 mm时,试件的疲劳性能有所提高;当面板厚度从16 mm增至18 mm、纵肋腹板厚度从8mm增至9mm时,试件的疲劳性能基本无改变;双侧熔透焊对疲劳试件的疲劳性能无改善,反而略低于单侧熔透75%焊.对连接构造试件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S-N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连接构造可归为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Ⅸ类构造,当破坏循环次数为2×106时,其应力幅为71.9 MPa.
推荐文章
基于有效缺口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评价?
疲劳
构造细节
有效缺口应力法
正交异性桥面板
正交异性桥面板存在结构疲劳的问题
正交异性桥面板
结构疲劳
箱梁
局部
应力集中
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实桥试验研究
桥梁工程
轻型组合桥面板
现场试验
疲劳细节
应力幅
UHPC层
钢桁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组拼工艺研究
钢桁梁
正交异性
桥面板
组拼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纵肋腹板 面板 连接构造 疲劳性能 S-N曲线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48.36|U441.4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3.02.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61 626 12.0 24.0
2 张玉玲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54 701 14.0 26.0
3 潘永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31 190 8.0 13.0
4 赵欣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52 318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3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纵肋腹板
面板
连接构造
疲劳性能
S-N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