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格赖斯语言哲学思想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其前身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与矛盾斗争,格赖斯的合作准则是对矛盾论的反思并将其运用于人的语言实践;其后续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这是对格赖斯合作准则的进一步反思,发展为和谐社会思想,对后现代思想形成了冲击.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格赖斯的合作准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格赖斯的经验语用学还是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都有着基本的社会认知方向.从语言哲学的功能来看,它们都从“纯”语言理论理性转向了语言的实践理性,从语言的自然法则转向了实践准则,这样就避免了自然主义、拜物教和抽象主义的局限.
推荐文章
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
马克思技术哲学
技术的基础性作用观点
技术批判思想
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朱执信哲学思想及其特征
朱执信
马克思主义元素
内核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探讨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浅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邓小平
哲学
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格赖斯合作准则语言哲学思想的发展路径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格赖斯 合作准则 矛盾论 交往理性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外国语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05
字数 8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87 249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格赖斯
合作准则
矛盾论
交往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