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技术工艺.
推荐文章
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
凤凰单丛
感官审评
品质成分
比较分析
黄茶加工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
茶叶加工
黄茶
滋味品质
香气品质
动态变化
传统客家绿茶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
客家炒青绿茶
半连续化生产线
加工工序
品质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客家茶 品质化成分 甜味分值 品质特征
年,卷(期) 2013,(15)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71.1
字数 5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栋 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74 780 13.0 25.0
2 王秋霜 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39 415 12.0 19.0
3 卓敏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 7 64 5.0 7.0
4 操君喜 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41 259 10.0 14.0
5 黄华林 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34 149 7.0 10.0
6 马绵霞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家茶
品质化成分
甜味分值
品质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