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索英德红茶有别于其他红茶香气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的芳香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以云南滇红、印度阿萨姆红茶和斯里兰卡乌瓦红茶为对照,对产自广东省的英红9号、英红1号红茶和群体红茶3个代表性产品的主要香气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广东英德红茶样品中共鉴定出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组分是醇类物质,平均含量占总香气的67.03%;其次是酯类和醛类,平均含量分别是12.85%和11.33%;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橙花醇和壬醛的相对含量占香气物质总量的60%以上,呈现花果香、甜香等风味的芳香化合物是广东英德红茶香气的主要特征成分.
推荐文章
湖北红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湖北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贺州市8种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
红茶
香气成分
贺州
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云南红茶
香气成分
级别
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广东红茶
香气
项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英德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8-456
页数 分类号 TS272.5+2
字数 55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66)
二级引证文献  (238)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5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8(5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20(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英德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