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中,三位教师在写话设计这一环节中,同中存异,异中有同。这使我不禁思考:语文课堂的练笔究竟该如何设计?究竟应指向何方呢?一、随堂练笔应该指向何方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进行随堂练笔的语言材料。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思维,随堂练笔反过来作用于课文理解,情意体悟。那么,随堂练笔究竟指向何方呢?1.提倡体现核心价值取向的随堂练笔我认为,随堂练笔无论怎样设计,它的最终归属点都是课文的核心价值取向。就像开头提到的三位执教者在教学《九色鹿》时,设计的随堂练笔虽是从不同人物角度出发,但最终都归属到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是不对的这一点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推荐文章
随堂练笔让读写结合个性飞扬
随堂练笔
内化迁移
读写结合
小学数学"真"课堂的应然追求
小学数学
'真'课堂
真参与
让数学教学与语言艺术共舞
教学语言
课堂艺术
生动形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随堂练笔:语言与精神共舞的应然追求
来源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语言材料 练笔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价值取向 课文理解 应然 精神 小学语文教材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4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舒涵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材料
练笔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价值取向
课文理解
应然
精神
小学语文教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月刊
1007-9068
45-1233/G4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48-40
出版文献量(篇)
1546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