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保证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根据地震动的区域衰减特点,通过构建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高速铁路在遭遇不同强度地震时可预警时间与可预警区域的关系.根据地壳速度结构、震中深度、震中距等给出可预警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和设定的地震动阈值,确定地震发生后超过地震动阈值的可预警区域及其对应的可预警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以震中为中心存在着1个来不及发布地震预警的预警盲区,而对于预警盲区之外的区域其可预警时间和可预警区域均随着震级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与可预警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特点和地壳速度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和布置中,必须考虑高速铁路具体线路所通过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特点.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信号接口单元的研发
信号接口单元
冗余设计
故障自检
过电保护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时效性研究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时效性
实时性
提前时间
盲区
偏置伽马分布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震级快速准确预测方法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震级预测
单台站预警
位移平方积分
平均周期
位移幅值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线路场地地震动快速准确预测方法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地震动预测
初始P波
谱强度
单台站预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时间与预警区域和震级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高速铁路 预警时间 预警区域 震级 地震动阈值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38|U211.9
字数 49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4.02.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东明 33 273 9.0 15.0
2 王国新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59 1116 20.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预警
高速铁路
预警时间
预警区域
震级
地震动阈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