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牡蛎常引起食品安全问题.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研究褶牡蛎体内的菌落结构,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品体内的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和钩端螺旋体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褶牡蛎体内的优势菌属为螺旋体属和类杆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39.21%和23.53%;样品中舍有创伤弧菌,含量为(8.48±0.48)×103 cfu/g,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和钩端螺旋体未检测到.
推荐文章
创伤弧菌紫外线抗性观察
创伤弧菌
紫外线
抗性
养殖近江牡蛎致病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
弧菌病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解蛋白弧菌V.proteolyticus
鲨鱼弧菌V.carcharia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褶牡蛎体内菌落结构分析及创伤弧菌的定量检测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褶牡蛎 16S rDNA克隆文库法 创伤弧菌 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锡权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276 10.0 16.0
2 闫旭红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3 王梦林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4 郏安敏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18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褶牡蛎
16S rDNA克隆文库法
创伤弧菌
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