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酿造大麦工业制麦过程中挥发性醛类物质的组成.共分析鉴定出15种挥发性醛类物质,绝大部分醛类都存在于整个制麦过程.通过对醛类挥发物的定量分析发现,热干燥和焙焦过程对醛类含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使其含量减少,正己醛、壬醛、反-2-辛烯醛含量在整个制麦过程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乙醛、异丁醛、正辛醛的含量在整个制麦过程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2-甲基丁醛的含量在制麦开始时基本保持不变,制麦后期其含量快速增加后又迅速降低;异戊醛的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推荐文章
徐麦系列新品种小麦的挥发性物质
小麦
面粉
HS-SPME-GC/MS
风味物质
采用HS-SPME-GC-MS分析棕榈油热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棕榈油
热处理
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新品系'606'
乌龙茶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芸香叶片和花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其变化规律
植物学
芸香
挥发性有机物
季节变化
日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业制麦过程挥发性醛类的鉴定与变化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制麦 麦芽 挥发性物质 醛类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5,130
页数 分类号 TS20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4.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峰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 7 21 3.0 4.0
2 赵长新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10 514 12.0 16.0
3 史仲平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52 251 8.0 12.0
4 董亮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6 88 5.0 8.0
6 徐凯 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13 18 3.0 3.0
9 付月 沈阳化工学校应用化学系 1 3 1.0 1.0
10 苏宏旭 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麦
麦芽
挥发性物质
醛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