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制取艾纳香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的差异,以及挥发油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液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装置和挥发油测定器两种提取方法,以干燥的艾纳香叶为原料分别提取挥发油,将所得的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化学组成分析;采用DPPH法比较艾纳香挥发油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挥发油测定器制得艾纳香挥发油不论从挥发油得率还是L-龙脑的量均优于水蒸气蒸馏装置.从艾纳香挥发油GC-MS离子流图谱中鉴定出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以上,其中主成分均为L-龙脑,含有量分别达76.39%和61.57%;艾纳香挥发油质量浓度在100 mg/mL时,自由基清除率为17.42%,其水提液IC50=1.003 mg/mL.结论 制取艾纳香挥发油,采用挥发油测定器法优于水蒸气蒸馏法.艾纳香挥发油具有较弱的抗氧化活性,而其水提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推荐文章
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乌榄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抗氧化活性
香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香茅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GC-MS
FRAP
DPPH
银杏外果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银杏
外果皮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氧化
野菊花挥发油组成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野菊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抗茵活性
立枯丝核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纳香挥发油化学组成的影响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纳香 挥发油 GC-MS L-龙脑 抗氧化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1-22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1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4.10.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87 2248 23.0 31.0
2 李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57 2199 25.0 34.0
3 夏嬿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纳香
挥发油
GC-MS
L-龙脑
抗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