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言的根本特征就是其独特的模糊性,这种很独特的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著名的诗词为例,语言学上的模糊美主要体现在主题、意象和语义上。《天净沙·秋思》选择了"枯、小、老、瘦、西"等一些很贴切的形容词,这就使得语言十分的简洁、开放;同时,还将一些孤立的意象相互串联起来,高低远近,显得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特点也是该首诗词的主要特点。
推荐文章
情态动词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情态动词
教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
作品
情感
本质
环境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习得研究
二语习得
认知心理机制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模糊语言学视角下解读《天净沙·秋思》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主题 意象 语义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宝晶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糊语言学
主题
意象
语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