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能源利用率,本文基于深圳地铁一号线车辆和路线的真实数据,建立了同一供电臂下车辆质量及其力学模型、列车牵引与制动功率模型、列车牵引力及制动力模型,以及列车供电网络模型,基于发车时间间隔,对车辆再生制动节能进行研究.经MATLAB中SIMULINK仿真运算,得到以下结论:同一供电臂下,两车追踪时间为60 s或180 s时,能量利用率较高,且对接触网的冲击电压较低,牵引变电所消耗功率较低.综合考虑深圳地铁一号线终点站或区域站车辆折返时间为90 s左右,建议发车时间间隔为180 s.
推荐文章
地铁列车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装置节能运行分析
地铁
再生制动
逆变
回馈
再生制动
地面吸收系统在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试验中的应用
再生制动
吸收电阻
能量吸收
自动跟踪
城轨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系统研究
轨道交通
再生制动
能量吸收
动调线
电动汽车复合再生制动研究
电动汽车
复合再生制动
Cruis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车时间间隔对深圳地铁车辆 再生制动节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发车时间间隔 再生制动 能量利用率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70.2
字数 2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思良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8 7 1.0 2.0
2 常宁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9 30 3.0 4.0
3 黄尊地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3 37 3.0 4.0
4 陈远生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 0 0.0 0.0
5 温健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 0 0.0 0.0
6 苏进磊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发车时间间隔
再生制动
能量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6-7302
44-1410/N
大16开
广东省江门市东成村22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