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酯型儿茶素是速溶茶苦涩味的主体成分,其存在导致所应用产品口感苦涩,难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单宁酶可降解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组分,其在速溶茶加工中的应用值得关注。通过单宁酶对不同浓度速溶绿茶溶液的酯型儿茶素降解效果、单位单宁酶的 EGCG 降解量以及在速溶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速溶绿茶溶液折光度为2.35时,单宁酶酯型儿茶素降解效果最好,单位单宁酶 EGCG 降解量可达6.70 mg·mg-1。应用于速溶绿茶加工时,单宁酶添加量以原料的3‰为宜,先提取分离后酶解,可获得口感醇和的速溶茶粉,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相较于热水提取基本不变。
推荐文章
混菌发酵绿茶产脂肪酶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分析
混菌发酵
酯型儿茶素
脂肪酶
生物转化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及应用
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
HPLC-EC
儿茶素化合物
EGCG
代谢产物
流行病学
综述
喷雾干燥制备酯型儿茶素微胶囊
微胶囊
喷雾干燥
酯型儿茶素
乳化液
表儿茶素和儿茶素中羟基的选择性保护
表儿茶素
儿茶素
多酚化合物
羟基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宁酶降低速溶绿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速溶绿茶 单宁酶 酯型儿茶素 苦涩味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72
字数 4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鸥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速溶绿茶
单宁酶
酯型儿茶素
苦涩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