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姜黄素-酶解改性SPI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以姜黄素乳状液的粒径与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酶质量分数、SPI浓度、酶解时间、均质机转速、均质时间对姜黄素-酶解改性SPI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乳状液的最佳制备条件,即:木瓜蛋白酶质量分数0.15%,SPI质量分数2%,酶解时间0.5h,均质机转速22 000 r/min,均质时间8min.其中影响姜黄素-酶解改性SPI乳液稳定性的显著因素为酶质量分数和SPI浓度,非显著性因素为酶解时间、均质机转数和均质时间.
推荐文章
油水乳状液的制备
原油输送
乳状液
流变性
表观粘度
时间
温度
油水乳状液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含水原油
乳状液
稳定性
界面
原油乳状液的最新制备技术及相关评价方法
原油
乳状液
制备
稳定性
评价
大豆乳状液的组成成分及相关性质的研究
大豆乳状液
组成成分
相关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姜黄素-酶解改性SPI乳状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姜黄素乳状液 大豆分离蛋白(SPI) 酶解改性 粒径 Zeta-电位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5.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雁平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102 971 17.0 27.0
3 张婷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7 5 2.0 2.0
4 王莹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10 18 3.0 3.0
7 许朵霞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5 5 1.0 2.0
9 慈峰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2 1 1.0 1.0
12 黄璐璐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姜黄素乳状液
大豆分离蛋白(SPI)
酶解改性
粒径
Zeta-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