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在我国沿海地区已成为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风险因子。采集了我国东部海域(18.1°~38.5°N,109.3°~122.5°E)近岸水体样品,测定了水样的 pH、盐度、温度、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总量、溶解氧,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疑似菌含量,建立了水体环境因素与副溶血性弧菌相关性的模型。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水体的盐度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近岸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丰度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流行预警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推荐文章
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模型
冻熟虾
副溶血性弧菌
生长模型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分析、检测与预防控制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东部海域近岸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多元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杂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东部海域 近岸水体 线性回归分析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7|TS201.3
字数 2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7021.2015.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丹丹 7 67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28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性弧菌
东部海域
近岸水体
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005-7021
21-1186/Q
大16开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8-1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