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透射电镜对Cu-Ni-S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典型变形区粘着区、直角弯曲前变形区及直角弯曲后变形区组织进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着区阶段,Cu-Ni-Si只发生了晶粒的拉伸变形以及伴随而来的位错大量缠结,并无第二相析出;在直角弯曲前变形区,已出现极其细小、尺寸为5nm左右的弥散第二相颗粒Ni2 Si;在直角弯曲后变形区,析出相颗粒进一步的长大,尺寸达到10 nm左右,出现了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其形成机理为:由位错累积、位错缠结直至位错合并、重排到胞状亚结构的形成.
推荐文章
冷变形对Cu-Ni-Si合金时效性能的影响
引线框架
Cu-Ni-Si合金
冷变形
时效
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的发展
Cu-Ni-Si
引线框架
高强高导
微合金化
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及其制备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引线框架
Cu-Ni-Si合金
加工工艺
冷变形
时效
深冷处理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
Cu-Ni-Si合金
显微硬度
导电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Ni-Si合金连续挤压典型变形区的组织分析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Ni-Si合金 连续挤压 直角弯曲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特种成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分类号 TG3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5.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平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12 1078 16.0 22.0
2 陈小红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3 622 13.0 18.0
3 李伟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1 544 12.0 19.0
4 马凤仓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9 494 12.0 18.0
5 刘新宽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7 518 12.0 18.0
6 李明亮 18 25 3.0 4.0
8 苏宏林 17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Ni-Si合金
连续挤压
直角弯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