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小麦粉灰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的近红外光谱仪器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常规分析法的测定值作为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法建立小麦粉灰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比较两种不同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扫描的小麦粉近红外光谱图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MicroNIR -1700近红外光谱仪扫描的谱图所建校正集模型的相关系数 R2为90.69,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312,预测集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217;VERTEX70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扫描的谱图所建校正集模型的相关系数 R2为89.40,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350,预测集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366。两种仪器都能用于小麦粉光谱采集,并进行灰分含量快速检测,MicroNIR -1700在小麦粉灰分检测方面有更好的应用。
推荐文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检测
近红外光谱
湿面筋
偏最小二乘法
基于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粉品质检测及掺杂鉴别方法
小麦粉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聚类分析
光谱预处理对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检测小麦粉灰分含量的影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偏最小二乘
灰分
矢量归一化
Savitsky-Golay卷积平滑法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纺织纤维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法
纺织品纤维成分
定性定量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粉灰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灰分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11.7
字数 1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晓荣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79 396 10.0 15.0
2 刘翠玲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19 568 11.0 17.0
3 胡玉君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6 36 4.0 6.0
4 窦颖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8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灰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粮油食品科技
双月刊
1007-7561
11-3863/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82-790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0026
论文1v1指导